文匯學人發(fā)布的一篇文章:近代中國茶葉對外貿易自掘墳墓:摻假作偽
對外貿易是中國與世界的交接點,首當其沖地受到英美法等國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嚴格的監(jiān)管壓力,于是率先與世界接軌,開始實施出口商品檢驗,探索建立相關監(jiān)管制度。相比之下,中國國內市場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要遲很多。
另一值得深思的問題:直到今天,中國仍到處充斥著摻假行為,不單是茶葉,還有直接跟生死有關的疫苗、藥品……這個國家怎么了?柏楊筆下”丑陋的中國人“就沒有改頭換面的那一天嗎?
近代上海開埠之后,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(yōu)勢,這座江南小城很快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。一國之外貿不僅是貨物商賈往來,背后還有科技、制度、管理等綜合實力的支撐,還有人民生命健康和國家安全的考量?;仡欀袊鷮ν赓Q易歷史,須放在當時世界整體發(fā)展格局中和對中國長遠影響中去思考。
茶葉檢驗制度與機構的設立
茶葉是中國近代對外出口的重要商品。茶葉外貿受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摻假作偽。
茶為國飲,歷史悠久。17世紀,隨著飲茶風俗在歐洲普及,中國茶葉大量出口,至19世紀初,中國獨霸世界茶葉市場達200年之久。1830—1833年,華茶輸出價值占中國出口貨物總值93.9%,其中1832年,中國出口茶葉達400320擔。
中國對英國貿易每年順差二、三百萬兩以上,為彌補貿易逆差,東印度公司曾試圖向中國銷售多種商品,但大多滯銷,收效甚微。之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,致使中國白銀大量流出,1830—1839年每年平均流出約五六百萬兩,由此誘發(fā)第一次鴉片戰(zhàn)爭。
第一次鴉片戰(zhàn)爭不僅沒有改變中國對英國貿易順差的格局,而且華茶出口增長更加迅猛,《民國建陽縣志》載:“清季自五口通商,民競業(yè)茶。”
在外貿需求刺激下,茶葉出口量扶搖直上,從1846年的46746千磅遞增到1856年的63278千磅,中國茶業(yè)迎來了歷史上的繁盛時期。
而這個期間,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90%以上是棉織品和毛織品,棉紗由1845年的260萬磅上升到1855年的290萬磅,增加不過10%;棉布由310萬匹下降到200萬匹,減少30%以上。上海進口貨值不升反降,1854年尚低于1845年。即使依靠鴉片盈利,也不足以彌補英國對華貿易逆差。
可以說,英國贏得了戰(zhàn)爭,輸?shù)袅速Q易。
中國當時第二大貿易國美國情況與英國相似,對華貿易保持較大逆差。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后,華茶輸出數(shù)量繼續(xù)增長,1870年為138萬擔,1880年增加到210萬擔,1886年更達222萬擔,創(chuàng)下近代茶葉出口數(shù)量的最高紀錄。
然而1886年以后,華茶因嚴重的質量問題出口急轉直下,到1900年,華茶出口占國際茶葉出口量的30%,位列印度之后。
一方面,長久以來中國茶業(yè)以小農經(jīng)營模式為主,“皆零星散處,此處一二珠茶樹,彼處三兩株茶樹”現(xiàn)象比比皆是,質量全憑茶農控制;
另一方面,茶葉摻假作偽現(xiàn)象越來越嚴重。盡管生絲也存在作偽現(xiàn)象,1873年5月《申報》報道,“牌不對貨,貨不對價”,短斤少兩,暗中加水增重,且絲貨多不勻凈,粗細交雜,但相比較而言,茶葉摻假作偽更為嚴重、更為普遍。
1847年,英國就發(fā)現(xiàn)進口的“謊言茶”達10萬磅。英國下議院特別委員會一份報告指出,自從1856年以來,一些劣質茶葉從中國進口。
張之洞為此斥之:“僥幸蒙混,制造粗率,煙熏水濕,氣味不佳,兼以劣茶攙雜。”英國反摻假運動的領袖人物阿瑟·哈塞爾醫(yī)生經(jīng)過檢測發(fā)現(xiàn),在英國市場上至少有12種不同類型的“謊言茶”。摻假作偽形成了一套“技術”,主要有增重、染色、添味和以舊充新等方式,甚至參雜了帶有毒性的黑刺李葉子。
“若造加色茶與發(fā)行茶,其造法不同。所采之葉多,則曬于禾場,隨曬隨用,以足蹂之。曬至干處,后發(fā)之茶行,茶司加以藥料顏色,造作各種色茶。若造紅茶,則滲入紫粉少許。”
可見,中國茶葉當年確實存在質量問題和摻假現(xiàn)象,而且尖銳復雜,不能以西方對華茶壓榨一言蔽之。
正是在這個時期,歐洲對食品摻假作偽已經(jīng)高度重視,現(xiàn)代食品立法和監(jiān)管體系正從萌芽向成熟快速發(fā)展。
1860年7月,英國議會通過溫和的《地方政府打擊食品和飲料摻假議會法》,這是近代以來英國“第一部試圖管理所有食品的單一立法”。
1872年,英國通過《禁止食品、飲料與藥品摻假法》。
次年,英國海關在進口華茶中查獲1000萬磅偽茶,此事經(jīng)過商部大臣查實后,“立即奏明英國皇家出諭,嚴行禁止,先將此等偽茶全行燒毀,然后派員密查英京及英屬各口岸,凡有商人辦到中國茶葉至口,必定逐細查明。如有偽茶攙雜其中者,不準起岸。”
隨后蘇格蘭地方政府事務委員會經(jīng)過調查做出一份報告,認為茶葉摻假作偽主要在中國完成,建議“為了更好地檢測茶葉中的摻假物,茶葉的檢查與檢驗應該由登陸港口處的海關進行,所有被發(fā)現(xiàn)摻假作偽的茶葉禁止進入國內市場”。這個建議最終被1875年英國議會頒布的《食品與藥品法》所采納。
《食品與藥品法》被認為是當時英國及其他國家中最好的一部食品法,是現(xiàn)代英國食品安全立法的先驅,是現(xiàn)代食品立法的基礎。
該法令第30條對進口茶葉檢驗和茶葉貨物處理做出規(guī)定:“所有進口的茶葉,在抵達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港口后,要接受由海關專員任命的檢查員的檢驗,并要得到財政部的批準,當檢查員認為必要時,可以將茶葉樣品以適宜的速度提交給公共分析師進行分析。”即,英國進口茶葉在口岸和市場接收雙重檢驗,即使偽茶千方百計逃過英國海關署的檢查,在國內一樣會受到稽查和檢驗。為此,1875年《食品與銷售法》實施之后,英國國內市場上茶葉質量明顯改善,摻假作偽現(xiàn)象基本消失。
美國對食品摻假問題也越來越重視,1897年通過《茶葉進口法》,要求海關檢查所有進口茶葉。1915年,民國農商部在赴美考察報告中寫到:美國不準著色茶進口,各海關處均備有驗色器具,一經(jīng)驗出,均在禁止之列。
而印度不斷從中國引進茶種,學習中國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。英國專門派植物學家羅伯特·福鈞潛入中國收集茶子、調查種茶方法,加緊在印度植茶。
1874年以前,印度茶葉輸英平均每年僅為100到200萬磅,但是1875年后以每年300~400萬磅的速度增長。在中英茶葉貿易量下降的同時,印度輸往英國的茶葉快速增長。
1856年起,日本茶開始少量輸入美國,因無雜物而品質純潔,大為購者所歡迎,輸出量不斷增長。
1889年,在英國市場上,印度茶葉首次超過華茶,中國失去主要絲茶輸出國的地位;在美國綠茶市場,華茶則受到日本茶排擠。時人指出:“今則紅茶植于印度,而中國紅茶之利半為所奪矣。綠茶植于日本,而中國綠茶之利又半為所奪矣。”
華茶質量衰退直接導致當時中國出口銳減,1895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達3.1億余海關兩(1海關兩合1.558銀元),而此時中國已經(jīng)成為外貿逆差國,逆差達2840萬海關兩。1900年,印度茶葉在英國市場占有率為50%,錫蘭茶占36%,中國茶葉只占10%。
為了挽救華茶,采取改良葉種植、引進機器加工、設立公司、加大宣傳、減輕稅負等方法,“集新法之長,補舊法之短”。而其中最直接防止茶葉摻假作偽的方法就是實施茶葉出口質量檢驗。
上??诎堕_埠之后,洋行逐漸興起,1859年達62家,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、航運、保險、金融等業(yè)務,偶爾兼營出口商品檢驗,當然這些都屬于商業(yè)行為,而非政府監(jiān)管。
1914年中國近代實業(yè)家、農商部長張謇提出: “在漢口、上海、福州等銷茶地點,設立茶葉檢查所,遴派富于茶葉學術經(jīng)驗之員,督同中西技師,前往辦理。凡出口茶之色澤、形狀、香氣、質味,均須由檢查所查驗。其純凈者,分別等級,蓋用合格印證;其有前項偽情弊者,蓋用不合格印證,禁止其買賣。”次年設立永嘉茶葉檢驗處,查溫州茶葉、禁假茶出口。
1928年民國《工商行政綱要》提出: “于全國重要通商口岸設立商品檢驗局,舉各種重要商品加以檢驗,一方面限制窳劣商品不得輸出,使我國商人于世界增進其貢獻;一方證明我國輸出商品其優(yōu)良已合于文明各國需要,而不得再事藉口禁止輸入。”
次年3月上海商品檢驗局成立,對棉花、生絲、豆類、桐油、牲畜正副產品等中國重要輸出商品實施檢驗,頗具效果,中國植物病理學教育先驅鄒秉文任局長,1932年蔡元培三子、畜牧獸醫(yī)學家蔡無忌接任局長。
1930年中國著名農學家、被譽為 “當代茶圣”的吳覺農任職上海商品檢驗局,制定一整套出口茶葉檢驗標準、細則與實施辦法,首創(chuàng)茶葉出口口岸和產地檢驗制度。茶葉檢驗制度的建立和機構設立對出口華茶質量起到明顯的監(jiān)督作用,有效地防范了茶葉摻假作偽的現(xiàn)象。
報檢茶葉之扦樣
粉末檢驗
灰分檢驗
水分檢驗
檢驗后粘貼標識
鴉片戰(zhàn)爭后的中國國力衰弱,商品質量水平總體落后,摻假作偽現(xiàn)象層出不窮。茶葉作為中國大宗出口商品,因摻假作偽嚴重自然倍受關注。
事實上,除茶葉外其他商品摻假作偽問題同樣嚴重,如一些奸商在棉花中摻水增重,以至于英商船上的棉花過了赤道之后全部腐朽發(fā)霉。
寧波及其附近的草帽、草席出口一度興旺,但因質量低劣、工藝粗糙,致使出口幾乎完全停滯。而此時政府根本無力顧及質量安全,無法建立國內監(jiān)管制度。
對外貿易是中國與世界的交接點,首當其沖地受到英美法等國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嚴格的監(jiān)管壓力,于是率先與世界接軌,開始實施出口商品檢驗,探索建立相關監(jiān)管制度。相比之下,中國國內市場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要遲很多。
轉載自“文匯學人”